武汉股票配资 30岁教师转岗街道办:抢回2小时午休的代价,是每句话都要过脑子
\"相对于学校武汉股票配资,街道的工作环境好了不少。闲的时候很闲,忙的时候很忙。\"分流到街道办两周后,李老师坐在安静的办公室里,对着电脑敲下这段文字。这位曾在中学任教的语文老师,如今每天按点上班、到点下班,偶尔忙起来也要加班到晚上八点,但和以前带2个班语文课、晚上还要批改作业到十点的节奏相比,身体上的疲惫似乎减轻了不少。

这种转变始于今年教师分流。随着出生率下降,多地出现教师超编现象,李老师所在的县城初中也未能幸免。当学校通知可以自愿申请分流时,她犹豫再三还是报了名——连续五年评不上高级职称,加上长期咽炎导致的声带结节,让她对讲台产生了难以言说的倦怠。
转岗后的生活像被按下了慢放键。早上八点半,她准时走进街道办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键盘声取代了教室里的粉笔声。同事们各自忙着手头的材料,偶尔交流工作也是轻声细语,再不用像在教师办公室那样,课间十分钟就要被学生问题打断五次。最让她惊喜的是午休时间——整整两小时,可以真正放下工作吃顿热饭,这在以前带毕业班时简直是奢望。

但这种平静没持续太久。第三天,主任拿来一份需要当天完成的调研报告;第五天,她被拉进防汛值班群;周末突然接到通知要准备创城迎检材料。这种\"闲时很闲,忙时很忙\"的节奏,和以前按部就班的教学安排完全不同。\"最不适应的是说话方式,\"李老师在朋友圈写道,\"在教室可以直截了当,现在每句话都要过过脑子。\"

评论区里, 有人不建议老师转岗到行政部门,理由是机关单位,人际关系复杂,工作交叉多,背地挖坑捅刀子的更多;以前公务员特权大,可以顺手拿点,下班可以喝点,现在估计大轿抬都不敢去。
更多的老师则质疑,认为还是转岗好,他们拿出数据,这几年见得多老师考公务员的,几乎没有看到公务员考老师。

这些讨论背后,是教育行业正在经历的结构性阵痛,和老师们面对转岗分流的复杂心态。
40岁以上的老师,已经习惯了学校这种相对单纯的环境,要么已经评了高级职称,或正在准备参评,对他们来说,转岗意味着丧失专技岗的发展红利,寒暑假红利,就是抬着轿子请他们去,也不一定愿意。而且,因为这批人是学校的骨干教师,在关键岗位,学校也不会放其转岗。
35岁以下的教师,因为教师职业工作强度大,工作时间长,自己面临职业发展瓶颈,副高职称遥遥无期,他们逃离教育的意愿或比较强烈。

有意思的是,老师们的这种心理,被人事部门精准把握到了。如今年3月份,江西南城县、赣州市、万年县,相继推出了关于教师转岗的政策或公告。
南城县公开选调55名乡镇教师进县直机关,条件是工作满5年,且不能是学校骨干,就精准卡在35岁以下这个年龄段,赣州市则明确要求30岁以下教师。

这也为学校的发展带来隐忧,会不会导致教师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,老中青三代形成不了梯队,导致断档?这些问题,值得各地认真考虑。未来,需要相关部门综合考虑,在教师转岗分流中,从各年龄段老师中抽调,避免教师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现象。
教师分流转岗潮虽带来阵痛,却也为教育生态注入了新活力。那些走出校门的教师,正将课堂上的沟通技巧与执行力带入行政岗位,成为连接教育系统与基层治理的桥梁。未来,教育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和理解。
你怎么看待这件事?欢迎留言讨论。
(图源网络,图文不相关,侵联删)
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