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配资网 朝鲜正祖李祘的养母—孝纯王后赵氏_英祖_孝章_世子
大家好广州配资网,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历史人物——朝鲜王朝英祖长子孝章世子的妻子,后被追封为真宗的贤后赵氏。她不仅是朝鲜正祖李祘名义上的养母,而且还在英祖的宫廷中占有一席之地。接下来,我将详细讲述她的一生。
赵氏出生在汉城的崇教坊,尽管她出身于两班官宦之家,但家族的显赫程度并不算高。她的高祖父曾担任过礼曹判书,然而由于性格刚正不阿,他并未在朝堂上获得重用,且因“甲寅礼讼”事件(发生在朝鲜孝宗时期的丧服之争)而被流放。赵氏家族的祖父虽是少论派的门生,但家族的地位依然有限,直到赵氏的父亲赵文命接掌家族大业,才让家族达到鼎盛。赵氏的父亲在朝鲜景宗时期的朝政中,尤其在王世弟李昑遭遇灾难时,扮演了重要角色。当时赵氏的叔父赵显命担任东宫官员,并与赵文命一起全力支持王世子李昑。由于赵氏家族的支持,李昑即位成为朝鲜英祖。作为回报,赵文命和他的家族得到了英祖的宠信,赵氏也因此成为孝章世子的妻子,年仅十二岁便嫁入了王室。
本来,这是一段令人羡慕的姻缘,赵氏的未来也充满了光辉,她本应是未来的王后、大妃,甚至大王大妃。然而,命运无常,在赵氏嫁给孝章世子次年的时候,孝章世子因病去世,年仅十三岁的赵氏成为了寡妇。英祖深感同情,为她保留了“世子嫔”的封号。可是随着英祖次子李愃(即思悼世子)诞生,赵氏不再适合继续占用这个封号。为了安抚赵氏,英祖为她精心挑选了两个新的徽号:“哲”和“思”,但经过反复思考,英祖认为这些字不够合适,于是最终决定以“贤”字为赵氏重新命名,她也因此被尊称为“贤嫔”。
展开剩余57%尽管贤嫔年少便守寡,但她却以极为孝顺的态度赢得了英祖的宠爱。英祖爱吃栗子,贤嫔便主动学做栗子,常常在深夜亲自为英祖准备好栗子,哪怕再晚,她也会将热腾腾的栗子亲手送到英祖面前。英祖深受感动,常对身边的人说:“孝章世子死后,贤嫔便是我的唯一寄托。”
在之前的文章中,我提到过思悼世子的妻子,惠庆宫的洪氏。洪氏与赵氏的关系,恰如妯娌一般。妯娌之间的关系通常复杂,但赵氏与惠庆宫洪氏却和谐相处。洪氏年纪轻轻便进入宫中,便把赵氏当作师长,向她学习宫中的生存之道。赵氏不仅是她的嫂子,更是她的良师益友。赵氏去世后,洪氏伤心不已,常常在英祖面前泪流满面。英祖二十七年,贤嫔赵氏在昌庆宫病逝,享年三十七岁,终于结束了她漫长的守寡生涯。据史料记载,贤嫔去世前曾呕出一碗水,御医认为她的病情与肠胃衰败有关,而英祖则觉得贤嫔的死与她过度思念孝章世子有关。英祖悔恼不已,感叹如果知道孝章世子会早逝,自己定会多让他们在一起一些时光。为了表达自己的悔意,英祖不仅为贤嫔举办了盛大的葬礼,还为她上谥号为“孝纯贤嫔”。
贤嫔赵氏去世后,第二年,思悼世子的儿子李祘(即后来的朝鲜正祖)出生。李祘十岁时,思悼世子因“壬午祸变”惨遭杀害。两年后,李祘被英祖安排为已故孝章世子与赵氏的养子,或许英祖此举是为了确保李祘继位的名正言顺。尽管孝章世子和赵氏没有亲自抚养李祘,但他继位后,依然尊他们为养父养母,追尊孝章世子为“真宗大王”,追尊赵氏为“孝纯王后”。
写作不易,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,欢迎点赞和关注!
发布于:天津市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